桅桿:簡介,歷史,分類,建築行業,現代艦船,結構性能,

桅桿:簡介,歷史,分類,建築行業,現代艦船,結構性能,

桅桿

桅桿是指船上懸掛帆和旗幟、裝設天線、支撐觀測台的高的柱桿,木質的長圓竿或金屬柱,通常從船的龍骨或中板上垂直豎起,可以支撐橫桁帆下桁、吊桿或斜桁。 輪船上的桅桿用處很多。比如用它裝信號燈,掛旗幟、架電報天線等。此外,它還能支撐吊貨桿,吊裝和卸運貨物。

基本介紹

中文名:桅桿外文名:The mast拼音:wéi gān解釋1:船上掛帆的桿子解釋2:輪船上懸掛信號、裝設天線

簡介,歷史,分類,建築行業,現代艦船,結構性能,

簡介桅桿是指船上懸掛帆和旗幟、裝設天線、支撐觀測台的高的柱桿,木質的長圓竿或金屬柱,通常從船的龍骨或中板上垂直豎起,可以支撐橫桁帆下桁、吊桿或斜桁。 輪船上的桅桿用處很多。比如用它裝信號燈,掛旗幟、架電報天線等。此外,它還能支撐吊貨桿,吊裝和卸運貨物。歷史桅桿,拼音wéi gān,解釋有兩種。1:船上掛帆的桿子。2:輪船上懸掛航海信號、裝設天線、支撐觀測台的高桿。艦船桅桿源於帆船時代,在掛帆揚航的同時,也承擔著艦船“耳目”的作用,正道是:“刁斗三更,風急旌旗亂”。隨著社會進步和艦船技術發展,風帆時代的桅桿漸漸失去了動力源支柱的功能,演變為純粹的艦船信息源載體,尤其是雷達的出現,但初期作為平台的高聳艦橋在後巨艦大炮時代不再受人青睞,相對低矮而流暢的艦橋顯然無法滿足“站得高、望得遠”的要求。於是,此後桅桿結構形式的變換便與雷達技術的進步息息相關,由細而粗,由柱而塔,桅桿既成為艦船“列艦聳層樓”的標誌性結構,也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螺旋上升的變遷軌跡。 1989年《睢縣誌·文化·古建築》:“袁家山(袁可立別業),……昔日,前有山門,中有大殿,後有八卦亭 ,猶如三根桅桿。”分類建築行業起重桅桿按其材質的不同,可分為木桅桿和金屬桅桿。木桅桿又可分為獨腳,人字和三腳式三種。金屬桅桿可分為鋼管式和結構式。結構式按姓氏可分為:人字桅桿、牽引式桅桿、龍門桅桿。起重桅桿也稱抱桿,是一種常用的起吊機具。它配合卷揚機、滑輪組和繩索等進行起吊作業。這種極具由於結構比較簡單,安裝和拆除方便,對安裝地點要求不高、適應性強等特點,在設備和大型構件安裝中,廣泛使用。起重桅桿為立柱式,用繩索(纜風繩)繃緊於地面。繃緊一端固定在起重桅桿的頂部。另一端固定在地面錨樁上。拉索一般不少於三根,通常用4—6根。每根拉索初拉力約為10—20kN拉索與地面成30度—45度夾角,各拉索在水平投影面夾角不得大於120度。起重桅桿可直立地面,也可傾斜於地面(於地面夾角一般不小於80度)。起重桅桿地步墊以枕木垛。起重桅桿上部裝有起吊用的滑輪組,用來起吊重物。繩索從滑輪組引出,通過桅桿下部導向滑輪引至卷揚機。要求1.新桅桿組裝時,中心線偏差不大於總支承長度的1/1000;2.多次使用過的桅桿,在重新組裝時,每5米長度內中心線偏差和局部朔性變形不應大於20毫米;3.在桅桿全長內,中心偏差不應大於總支承長度1/200;4.組裝桅桿的連線螺栓,必須緊固牢靠;5.各種桅桿的基礎都必須平整堅實,不得積水。現代艦船在現代艦船的桅桿結構形式上可以大致將桅桿區分為桁格桅、塔形桅和筒形桅。下面分別就這幾種結構形式對兩力六性的不同貢獻作簡要分析。現代艦船桅桿的最主要功能是提供雷達等探測設備的安裝平台,因此從雷達的探測性能要求出發,桅桿自然是越高越好,但同時任何形式的桅桿都是一種結構體,有其自身固有的結構力學特性,桅桿的選用和設計都必須滿足結構強度、振動、疲勞等力學指標,在相似載荷的前提下,幾種結構形式的力學性能有較大差異。結構強度方面,塔形桅具有不可動搖的優勢。塔形桅在結構上和上層建築融為一體,本身也和船體結構一樣設計有縱橫骨架,壁板和骨架同時受力,都對強度作出貢獻,因此相比較於依靠鋼結構平衡受力的桁格桅(包括在桁格桅上敷上蒙皮的貌似塔形桅)和相對細長、橫截面較小的筒形桅而言,塔形桅的結構強度最佳,承載能力也最強。當然,在大型艦載多功能相控陣雷達裝艦之後,艦載雷達的數量有所減少,而且相控陣雷達融於艦橋結構之中,對桅桿的承載能力要求下降,出現了如美國DDG51、日本16DDH上的輕型多面體桅桿,其設計要點顯然和強度已經沒有太大的關係。前蘇聯早早地在大型水面艦船上採用塔式桅,在結構方面就是看中其承載能力,這和前蘇聯艦載電子設備大而重的特性相匹配;即使雷達本身重量並不大,但為了“看得遠”,艦艇也可能採用塔形桅在保證高度的前提下具有足夠的強度。另外,較難衡量的是桅桿的動力性能,即振動、疲勞等方面的性能。在這方面,直接計算的理論和算法並沒有發展到非常精確的程度,即使採用同一算法也有可能得出大相逕庭的結果。前蘇聯在這方面依賴於其雄厚的基礎科學研究能力和科技人員的豐富經驗,往往在計算結果出來之前就已經能夠作出比較準確地判斷。在某出口艇的新型大傾角桁格桅的振動回響計算中,國內三家院校(海工、上海交大、哈船)的計算結果差異在一個數量級以上,對實際設計沒有任何指導意義;而在提交俄羅斯專家後,在未經計算的情況下憑經驗估摸了某個數量級的結果,此後的實艇測試證明了俄羅斯人的判斷。由於有限元計算技術的發展,有限元動力計算軟體日趨成熟,應該說在振動、疲勞等方面的計算結果已經能夠滿足工程實際的要求。結構性能如果排除實際設計的影響,單從結構形式本身來判斷,由於塔形桅和船體以連續結構連線,因此性能較好;而桁格桅和上層建築的連線屬於點狀連線,在結構上形成應力集中,一般需要對根部特殊加強才能滿足動力性能要求;筒形桅在結構連續性上和塔形桅相似,但接觸面較小使其動力性能稍遜於塔形桅;輕型多面體桅桿本身重量較輕,承載較弱,受風面積也較小,而且有些可以做成“〉”型實心橫截面,因此在振動、疲勞方面的性能將不亞於塔形桅。總體上看,塔形桅在承載能力、結構強度、抗振動疲勞等方面的性能都較好,具有結構上的綜合優勢;輕型多面體桅桿在考慮到實際使用後,應該承認在滿足承載要求的同時,結構性能方面和塔形桅處於同一水平線上;筒形桅結構上可以視作塔形桅和輕型桅的中間體,性能上略遜一籌;桁格桅無論在承載能力、強度方面,還是在振動疲勞方面都和前三者有一定的差距。既然桁格桅在結構方面有眾多的弱項,為什麼還是有不少的艦艇要採用桁格桅?究其原因,應該是艦艇總體設計平衡協調的結果。桁格桅在以下方面具有優勢:本身重量較輕,在占據艦艇最高位置的同時,對船體穩性影響較小;受風面積最小,使船體受橫風影響減弱,有利於側傾穩性;可以採用非金屬材料製造,隱身性能較好(但在使用金屬材料時,由於繞射等反射方式的存在,其隱身性能甚至比塔形桅要差);工藝性較好,和民用鋼結構有共通之處。如果從這些方面考察另三種桅桿,能與之相類比的僅有輕型多面體桅桿,而且在同樣採用金屬材料時,輕型桅的隱身能力強於桁格桅。而塔形桅的自身重量、較大的受風面積、較大的雷達反射面積等缺點則暴露無遺。前蘇聯肯達級巡洋艦所為人詬病的穩性問題既有乾舷較低的因素,龐大的塔形桅也是誘因之一,但在承載能力要求較高的場所塔形桅仍是不二選擇。美國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主戰艦船設計中,除了核動力巡洋艦採用塔形桅之外,其餘大中型驅護艦以及常規動力巡洋艦均採用桁格桅,從中可以看出,在艦船總體設計中,解決桅桿的結構性能問題時其他性能犧牲的代價要低於總體性能問題,畢竟結構力學所牽涉的平衡範圍和難度要遠小於穩性、隱身性,從艦船設計局部服從總體的原則出發,在這些艦船上選用桁格桅應該說是水到渠成。

至於筒形桅,套用場合併不多,由於外形細長,並不適於作為艦船的主桅安置於艦橋之上,往往直接安裝於舯部甲板或甲板室上,在設計上往往更多地是考慮到實用性。除了能夠分散雷達等電子設備的分布從而改善整體的電磁兼容性之外,如果本艦動力為CODOG形式且桅桿位置合適,則可用於容納巡航用柴油機組和發電用柴油機組的排氣管;在綜合通信系統中,筒形桅還能兼作寬頻桅桿天線的發射體(如英國ICS-3系統);從美學角度,筒形桅和主桅一起能起到平衡視覺焦點的作用。另外,筒形桅和塔形桅都具有足夠的封閉空間以形成全天候的維護平台,可維性較好;而且,封閉空間也有利於高頻電纜等雷達附屬設施的保護,不必受風吹雨打和各種海洋腐蝕的影響。綜上,塔形桅的承載能力最強,結構強度較高,可維性較好,在選取合適的壁板傾角和塗敷吸波材料後隱身性能尚可,但自重、迎風面積較大,結構複雜;桁格桅承載能力一般,結構強度在最佳化設計後可以滿足使用要求,設備完全露天安裝,但自重、迎風面積小,結構簡單;輕型多面體桅桿除了承載能力最小外,其餘性能指標均較優,是新興的一種桅桿結構形式。但隨著雷達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艦橋圍壁共形的多波段雷達天線的研製成功將顛覆傳統桅桿的樣式,甚至導致桅桿的消失,正所謂:“長劍幾時天外倚,真是崆峒”。

相關詞條

桅桿桅桿是指船上懸掛帆和旗幟、裝設天線、支撐觀測台的高的柱桿,木質的長圓竿或金屬柱,通常從船的龍骨或中板上垂直豎起,可以支撐橫桁帆下桁、吊桿或斜桁。 輪船...

桅桿式起重機桅桿式起重機是非標準起重機,一般用於受到現場環境的限制,其他起重機無法進行吊裝的場合。(一)桅桿式起重機的基本結構與分類桅桿式起重機結構組成:桅桿本體、起升...

桅桿結構本書系統地闡述了桅桿結構的造型與構造原理、計算荷載和作用力(風荷載、裹冰和地震作用)、靜力計算、動力特性、風振效應和地震反應、非線性振動、振動控制、疲勞問題...

桅桿村(安徽省潁上縣十八里舖桅桿村)桅桿村位於安徽省潁上縣十八里舖政府西北角約七華里。北於建潁鄉一溝之隔(北黃溝)。人口2199人,耕地面積2013畝,9個村民組,6個自然莊,3戶少數民族(12口人)...

桅桅亦稱“桅桿”。豎立於船舶甲板上的圓木或金屬長桿。有的在下部做成人字、三腳等形。在帆船上主要用以揚帆;在機動船上主要用以懸旗和裝設航行燈、無線電天線...

姜家桅桿在四川省巴中-廣元高速公路東興隧道出口有一農家房屋邊矗立著一根保存完好的“雙斗桅桿”名叫姜家桅桿。...

歐洲桅桿歐洲桅桿,歐洲桅桿現高185米,是荷蘭最高的地標建築之一。塔身96米處的瞭望台內設觀景餐廳,因形如鳥巢,因此將其稱為鴉巢(Crow’s Nest),在這裡可以邊品美食...

彭家桅桿在四川省巴中平昌縣鳳凰觀彭家嶺桅桿前有一對單斗六角石桅桿。桅桿座南向北,水桶般粗的堅硬圓石柱聳立在方形石基之上,從基座底部計算石桅桿高約近8米,整個石桅桿...

光電桅桿這種新型維吉尼亞級潛艇將使用被稱為光電桅桿的非透視成像設備來執行偵查任務。每艘新的潛艇將裝備兩個光電桅桿,它們實際是由高解析度相機組成的陣列,這些相機抓拍圖像...

桅桿傾斜角由吊裝工藝需要,桅桿與垂直線之間的一個傾角,稱桅桿的傾斜角,一般控制在15°。 ...... 由吊裝工藝需要,桅桿與垂直線之間的一個傾角,稱桅桿的傾斜角,一般控制在1...

滑移豎桅桿法滑移豎桅桿法吊裝是利用桅桿起重機提升滑輪組能夠向上提升這一動作,設定尾排及其他索具配合,將立式靜置工件吊裝就位。...

石桅桿在客家上杭縣廬豐橫崗村的肖屋祠堂門前,立著一根石桅桿,其頂部為一瓜狀石雕,當地人稱為“官領子”。在桅桿三分之二處,有一四方石櫨斗,因桿部為上細下粗的...

桅桿起重機桅桿起重機(derrick)以桅桿為機身的動臂旋轉起重機。桅桿起重機由桅桿本體、動力一起升系統、穩定系統組成。主要部件由桅桿、 動臂、支撐裝置和起升、變幅、迴轉...

格構式桅桿由型鋼製成框架形式的桅桿。其截面一般呈方形,為了便於搬運和裝配,一般都分解成幾段,用精製螺栓連線緊固。在桅桿頂部有纜風盤、吊耳,底部有球鉸底座。 ...

桅竿亦作“ 桅桿 ”。 船上掛帆的柱桿。 宋 蘇軾 《慈湖夾阻風》詩之一:“捍索桅竿立嘯空,篙師酣寢浪花中。”清 吳偉業 《再觀打冰詞》:“桅竿旗動吹...

桅式結構由一根下端為鉸接或剛接的豎立細長桿身桅桿和若干層縴繩所組成的構築物,縴繩拉住桿身使其保持直立和穩定。...

轉動豎桅桿法轉動豎桅桿法是指藉助於自身的機構和輔助桅桿進行安裝桅桿起重機的方法。利用起重鋼絲繩滑輪系統首先將起重臂繞鉸接點拉起到垂直位置,再以起重臂作桅桿,利用變幅鋼絲...

桅桿堡村桅桿堡村坐落於盛家壩鄉北邊,東與石門壩村接壤,西與龍洞河村相接,南與石欄村接界,北與芭蕉鄉白岩村相鄰。所屬4個自然組,即桅桿堡、齊家營、潺潭壩、龍塘...

桅桿之役桅桿之役,阿拉伯人與拜占廷帝國間的首次海上大戰,655年發生於菲尼克斯(今土耳其的菲尼克)附近的列西亞海面。布斯爾·伊本·艾比·艾爾塔率領的敘利亞海軍和阿卜杜勒·...

桅桿結構建築《桅桿結構建築》是2009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James Harris(英),李凱文。...

桅桿型鑽塔桅桿型鑽塔與其他類型鑽塔相比,高度小、橫截面尺寸小,各橫截面面積相等,豎立起來後像船上的桅桿,故稱之為桅桿型鑽塔。...

三桅帆船英文中barque有時也泛指多於三根桅桿的帆船,但從18世紀末期開始特指三根或更多桅桿、最後一根桅桿上掛縱帆,其他所有桅桿均為橫帆的帆船。與之相比,全帆裝船(...

纜風繩纜風繩又稱拖拉繩或纜繩。連線桅桿頂部支承件與拖拉坑間的拉索,用以保持桅桿的直立和穩定。在桅桿起重和各種高聳結構中,纜風繩是重要的穩定系統,起著穩定桅桿並...

帆船比賽用的帆船通常是由船體、桅桿、舵、穩向極、索具等部件構成的小而輕的單桅船。比賽用的帆船可分三大類:第一類是龍骨艇,艇身長6.5-22米,船體的中下部突出...

熱門詞條

證券交易收益所得稅

OZAKI

小資理財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聖衣神話

醜小鴨

yymp3

單立文

心情

明天過後

變形記

星曲

貴族

愛愛寶貝

棲蘭國家森林遊樂區

報告典獄長

一直是晴天

中華統一促進黨

Office 2013

南榮

就這樣嗎

下雨的聲音

羅福星

布布恰恰

變羊記

bumper

catia

過往雲煙

相关推荐

Edge浏览器打开是360主页怎么消除
365bet足球网址

Edge浏览器打开是360主页怎么消除

📅 07-08 👁️ 5730
英雄联盟神龙烈焰现在值多少钱
365资讯下载安装

英雄联盟神龙烈焰现在值多少钱

📅 08-07 👁️ 3096
哥伦比亚球迷侮辱日本女性 称因输了球心情很复杂
365资讯下载安装

哥伦比亚球迷侮辱日本女性 称因输了球心情很复杂

📅 10-05 👁️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