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半年内席卷整个齐国却五年拿不下最后两城,为什么?让人心寒

乐毅半年内席卷整个齐国却五年拿不下最后两城,为什么?让人心寒

然而,历史的转折点出现在燕国。燕王哙被苏秦的弟弟苏代所欺骗,使得燕国内乱不堪,随即齐国趁机入侵。随着燕昭王的即位,燕国逐步恢复力量,并开始寻求复仇。乐毅作为魏国的一名官员,出使燕国后再也没有返回。这一留,乐毅成为了燕国的重要人物,担任了亚卿(相当于副部长)等职务。

不久,乐毅因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被任命为上将军,领导五国联军攻打齐国。由于齐国国君齐愍王不得民心,战局一度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然而,乐毅在齐国的战斗进程中,做出了一些令人不解的决定。他在占据齐国首都临淄后并未趁胜追击,反而命令解散了五国联军,并在此期间享受了大量的资源。许多人怀疑,他可能是在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而非一心要彻底消灭齐国。

更为奇怪的是,在齐国两座孤城即墨和莒城还未被攻克的情况下,乐毅并没有采取强攻策略,而是放任了这两座城池的坚守,甚至采取了软化政策,主动与齐国的军民和解,并提供赈济。这样的举动引发了许多人的质疑,乐毅到底是心怀仁慈,还是另有图谋?

最终,齐国的田单在乐毅的“仁政”下成功复国,而乐毅的行为也被广泛认为是让敌人重新崛起的关键因素。从乐毅的所作所为来看,尽管他有过出色的军事才能,但他的动机和行为背后隐藏的私心让人对他的道德标准产生了严重的质疑。他的行为,不仅让他未能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也给燕国和五国联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乐毅的行为使得历史对他的评价不再单纯是一个军事天才。更深层次的反思是,乐毅的行为暴露出一个更为深刻的历史问题:在战国时期,许多士大夫阶层的人物都在为自身的利益而竭力争取,他们不仅忠于自己的国家,还渴望个人的荣耀和权力。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行为,往往使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走向了反面。

可以说,乐毅虽然曾一度展示出卓越的军事能力,但在关键时刻的选择让他的历史形象打了折扣,成为了许多人眼中一个极端功利的代表人物。而从更大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也暴露了战国时期士人群体普遍缺乏家国情怀的问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世界杯球鞋:科技与设计的完美结合,助力球员在绿茵场上闪耀
廉贞七杀寡宿红鸾在命宫
365资讯下载安装

廉贞七杀寡宿红鸾在命宫

📅 08-02 👁️ 598
阿根廷与法国世界杯进攻线深度解析与战术对比
365资讯下载安装

阿根廷与法国世界杯进攻线深度解析与战术对比

📅 07-25 👁️ 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