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警:让飞机“绕开”危险
气象部门通过高精度雷达和数值模型,实时追踪雷暴云团动向,提前数小时发布冰雹预警。例如,今日北京气象台在09:15发布冰雹黄色预警后,民航系统迅速将信息传递至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部门。
飞行员在起飞前会结合气象资料规划航线,尽量避开冰雹高发的雷暴云团核心区域。若途中遭遇突发冰雹,空管部门会实时引导飞机调整高度或航向,降低撞击风险。
飞机“防护盾”:抗冲击设计有讲究
结构强化:飞机机翼前缘、发动机短舱等易受撞击部位,采用复合材料或加厚金属蒙皮,可承受直径2 - 5厘米冰雹的撞击。
风挡玻璃“硬核”:驾驶舱风挡玻璃由多层钢化玻璃和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夹层组成,即使外层玻璃被冰雹击裂,内层仍能保持完整,保障飞行员视线清晰。
适航检查升级:机务人员在冰雹天气前会重点检查飞机的防雷击装置、传感器探头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地面保障:让机场“稳如泰山”
机场会提前加固露天设备(如廊桥、引导标识),检查排水系统以防暴雨积水。
若冰雹导致跑道出现积冰或杂物,机场应急队伍会迅速出动,使用除冰车、清扫设备等保障跑道安全,确保飞机起降不受影响。
03
旅客出行提示:从容应对冰雹天
作为旅客,遇到冰雹天气无需紧张,做好以下几点即可安心出行:
出行前:查天气 + 盯航班
出发前通过航空公司APP、微信公众号或“航旅纵横”等平台,查看目的地和经停地的天气预报。若有冰雹预警,可提前联系航空公司确认航班状态(例如今日北京旅客可重点关注15 - 23时的航班动态)。
若航班因天气延误,航空公司会优先安排改签或退票,旅客可通过官方渠道自助操作,减少现场排队等待时间。
候机时:听指挥 + 保安全
到达机场后,留意广播和电子屏提示,若机场启动恶劣天气预案,可能调整登机口或安排旅客至指定区域等候。
避免靠近机场玻璃幕墙或户外区域,以防冰雹飞溅。如需前往洗手间或购物,注意脚下防滑,避免因地面湿滑摔倒。
飞行中:信机组 + 守规则
飞机起降或遭遇颠簸时,务必全程系好安全带,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
若途中遇到冰雹撞击,可能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响,这是正常现象。机组人员经验丰富,会根据情况调整飞行状态,旅客只需保持冷静,听从乘务员指引即可。
04
常见疑问解答
Q:冰雹会导致飞机发动机停车吗?
现代民航发动机设计有“吞冰”能力,少量冰雹进入发动机后会被高速旋转的压气机打碎,并随气流排出,一般不会影响正常运转。只有遭遇特大冰雹(直径超过5厘米)时,才可能对发动机造成损伤,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且民航会通过提前绕飞规避。
Q:为什么有时能看到飞机在冰雹云中飞行?
飞行员会根据气象雷达和实时判断,选择在雷暴云的“弱回波区”(即降水较少、气流相对平稳的区域)穿越,并非直接飞入冰雹核心区域。若风险过高,机组会果断选择备降或返航。
05
结语
冰雹天气虽然看似“来势汹汹”,但在民航专业的气象预警、飞机防护和地面保障体系下,飞行安全始终有坚实的保障。作为旅客,只需提前关注信息、配合工作人员指引,就能在冰雹天顺利出行~
小提醒:近期多地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出行前记得多查天气,祝每一次飞行都平安顺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